行業資訊
來源:中國證券報
動力電池產業迎來發展機遇期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和動力電池產業再迎重磅利好。當前,全球眾多車企、電池企業紛紛在電池領域加強布局,希望在下一代電池技術上搶得先機,占據主動權。 業內人士表示,今年是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和加快變革的關鍵之年,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融合發展成為當今新能源汽車與動...
來源:經濟參考報
10月下旬國內成品油零售價或上調
金聯創預計,到了10月22日的計價期末,國內的成品油零售價有望上調,預計上調幅度約為150元/噸;到了11月5日的計價周期末,國內成品油零售價的調整或再一次擱淺。 在10月9日的計價周期中,國際油價走勢震蕩,整體經歷了先抑后揚的態勢,WTI由計價期初的41.11美元/桶,到計價期末的41.19美元/桶,增減相抵令國內成...
來源:中國證券報
“十四五”年均新增裝機5000萬千瓦以上
10月14日,在2020年北京國際風能大會上,來自全球400余家風能企業的代表一致通過《風能北京宣言》(簡稱《宣言》)。該《宣言》發出倡議,綜合考慮資源潛力、技術進步趨勢、并網消納條件等現實可行性,在“十四五”規劃中,須為風電設定與碳中和國家戰略相適應的發展空間:保證年均新增裝機5000萬千瓦以上...
來源:證券日報
新能源車產銷兩旺 鋰電池電解液開啟全面漲價模式
鋰電池原料六氟磷酸鋰的價格在近期出現急漲。據鑫欏最新價格行情顯示,10月14日國內六氟磷酸鋰成交價在8.5萬元-9萬元之間,較9月底已經上漲了至少10000元/噸。此外,自9月中旬國內已有多家六氟磷酸鋰生產企業宣布對外停止相關原材料報價。 國內某六氟磷酸鋰供應商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停止報價是因為六...
來源:經濟參考報
國際能源署: 第二波疫情導致原油需求下滑
據外媒報道,國際能源署14日在最新月度石油報告中表示,在經歷上一波疫情高峰期后,全球原油高庫存在逐步減少,但第二波疫情導致市場需求下滑,也讓原油生產方難以有效平衡市場。 今年夏天,隨著經濟活動恢復,全球原油需求開始逐步回升。國際能源署表示,歐佩克減產行動取得了一些效果,比如油價趨穩和庫存減少...
來源:證券日報
銷量連續5個月增速超10% 新能源汽車年內銷量有望破百萬
10月13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對外發布9月份中國汽車工業運行指數。數據顯示,2020年9月份,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52.4萬輛和256.5萬輛,環比分別增長19.1%和17.4%,同比分別增長14.1%和12.8%。截至目前,國內汽車產銷已連續6個月實現增長,其中銷量已連續5個月增速保持在10%以上。 ...
來源:科技日報
我國一次性建成投產 最大新能源項目并網運行
科技日報訊(記者張蘊 通訊員王宏霞 李吉群)記者10月11日從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獲悉,近日,青豫特高壓直流工程配套的500萬千瓦新能源全面并網,這是我國一次性建成投產的最大新能源項目,滿功率運行后將為青豫直流特高壓工程提供20%電量支撐,每年增加清潔能源消納80億千瓦時。至此,青海清潔能源裝機占比達到89....
來源:人民日報
沈陽規范化整治入河排污口計劃兩年內完成
為改善河湖水環境、提升市民生活質量,沈陽日前制定《入河排污口規范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對全市流域面積1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的入河排污口實施“一口一檔、一口一策”管理,計劃用兩年時間,完成全市入河排污口規范化整治。 根據《方案》,沈陽市將以主要河流和問題突出的入河排污口為重點,優先規范整...
來源:經濟參考報
國際能源署:全球能源需求復蘇或延后至2025年
國際能源署(IEA)13日發布報告稱,受疫情影響,預計今年世界石油需求同比下跌8%,每日需求減少800萬桶,全球能源需求全面反彈可能要推遲至2025年。 在年度《世界能源展望》報告中,國際能源署表示,今年全球能源需求將下降5%,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7%,能源投資將削減18%,可再生能源消耗將略微增長。該組織預計,...
來源:北京日報
北京六環路天然氣管線“成環”進入倒計時
歷時約17個月后,記者昨天獲悉,從高井村至軍莊鎮段的西六環中段天然氣工程南段已實現結構貫通,預計下月底能實現管線貫通。作為六環路天然氣管線的最后一段,這也意味著六環路天然氣管線全線基本“成環”進入倒計時。 海拔146米高的南平臺上,工人們將直徑為1016毫米的燃氣鋼管分成九段排布,單段長度...
來源:中國經濟導報
山東投運國內首個退運電池獨立儲能電站
中國經濟導報訊繆久田 王磊 記者高楊報道 近期,山東省首個利用退運電池建設的獨立儲能電站投運啟動儀式在濟南萊蕪口鎮舉行。據悉,這是山東省著眼科技創新、推動儲能產業發展,運用先進技術讓退運電池“煥發青春”、變廢為寶的重大突破,為山東乃至全國加強資源循環利用、探索儲能建設新模式開辟了新的...
來源:中國經濟導報
新能源汽車迎來新一輪發展 2025年銷量占比將達25%
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經過多年持續努力,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水平顯著提升、產業體系日趨完善、企業競爭力大幅增強,新能源汽車進入加速發展新階段。 近日召開的國 務 院 常務會議通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0-2035)》,提出以市場主導、創新驅...
來源:化工英才網
化工英才網:能源結構不斷優化 化工人才需求上漲10.6%
“十三五”以來,我國非化石能源消費增量占到一次能源消費增量的40%,較“十二五”期間的增量占比上升了14個百分點。非化石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及核電,是重要的清潔能源。“十三五”時期,我國加快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能源消費結構不斷優化,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深入推進,清潔能源...
來源:中國證券報
供緊需強 煤價四季度看漲
近期,動力煤價格繼續上行。截至10月9日,秦皇島港5500大卡動力煤最新平倉價為606元/噸,較9月25日環比上漲11元/噸;主產地煤價穩中有升,山西大同地區5500大卡車板價442元/噸,較9月25日環比上漲2元/噸。 分析人士稱,進入10月后,北方將逐步進入供暖季,煤炭需求預計季節性提升,同時下半年拉尼娜即將到來也將...
來源:經濟參考報
國際油價波動性加大
近來國際油價起伏不定。分析人士認為,多國疫情反彈、夏季用油高峰季結束以及地緣政治等因素是國際油價大幅波動的主要原因。颶風“德爾塔”雖然令美國墨西哥灣海上原油產量下降,但只能在短期支撐國際油價。 國際油價9日下跌。截至當天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11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0.59美元,收...
來源:國際商報
多因素推動中國天然氣進口量上漲
今年前8個月,中國天然氣進口量有所上漲。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8月份中國天然氣進口量936萬噸,比去年同期上漲13.2%。其中液化天然氣(LNG)進口量596萬噸,氣態天然氣(PNG)進口量340萬噸。今年1-8月,中國天然氣累計進口量6507萬噸,累計比去年同期上漲3.3%。 海關數據顯示,8月LNG進口量為596萬噸,...
來源:證券時報網
精細化工行業迎來修復 鈦白粉龍頭企業再度提價
隨著下游需求改善,精細化工行業迎來修復,鈦白粉廠商再度提價。10月10日,中核鈦白、金浦鈦業齊發“漲價”公告。 中核鈦白10月10日披露,公司從即日起,在現有鈦白粉銷售價格基礎上全面上調各型號鈦白粉銷售價格。其中,國內客戶銷售價格上調800元/噸,國際客戶出口價格上調150美元/噸。金浦鈦業同日...
來源:經濟日報
大慶油田產量增成本降
今年以來,大慶油田以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為己任,加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持續改革創新,全力推動油田高質量振興發展。前8個月,大慶油田國內外原油和天然氣產量分別比計劃超產23.55萬噸和0.75億立方米,實現油氣產量“雙超”;油氣完全成本和操作成本同比分別下降2.5%和2.8%,實現成本“雙降”。...
來源:經濟參考報
中企全力推進克羅地亞風電項目
克羅地亞西部亞得里亞海沿岸小城塞尼城外,一支中國建設團隊正在海拔上千米的山林中緊鑼密鼓地安裝巨型風機。由上海電氣集團制造的4兆瓦風機體積龐大,5節塔筒連接后高達100米,塔頂機艙重145噸。 這里正在建設的是克羅地亞目前規模最大的風電場,其投資者和建設者是中國北方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北...
來源:經濟日報
我國氫能產業產值將達1萬億元
“我國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快,已在商用車領域取得了規模化效益。”在近日召開的第五屆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李駿表示,未來要繼續抓住國家開發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的契機,推動我國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持續快速發展。 上海市...






